一、總體思路
按照“早謀劃、早預警、早準備、早防治”的要求,實行“政府主導、屬地責任”機制,落實“治早治小、壓前控后”策略,全面優化監測防控措施,大力推進綠色防控、統防統治與應急防治,綜合應用理化誘控、生物防治、生態調控、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措施,突出主要作物、關鍵季節和重點地區,加強統防統治和區域聯防,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損失。
二、目標任務
(一)實施作物。
玉米。
(二)主要示范推廣區域。
本項技術適用于鄂西山地春玉米區、鄂北崗地夏玉米區、鄂東和江漢平原零散玉米種植區等全省各玉米產區。2021年在襄陽市、仙桃市、鐘祥市、棗陽市、嘉魚縣、枝江市、蘄春縣建立玉米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示范區,主要示范區舉辦核心示范面積1000畝以上,輻射帶動5萬畝以上。其它產區參照執行。
(三)主要技術指標。
防治處置率達到90%以上,重發區防治處置率達到100%,總體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%以內。實現“兩個確保”,即確保蟲口密度達標區域應防盡防,確保發生區域不大面積連片成災。
三、主推的防控技術
(一)農業防治。
1. 整玉米播期。適時早播,根據草地貪夜蛾一般5月上旬遷入湖北、喜食營養生長期玉米及對秋玉米為害重的特點,可選擇調整玉米播期,避免玉米幼苗期與草地貪夜蛾的幼蟲期相遇,以減輕為害。可擴大春夏玉米的播種面積、減少秋玉米種植等措施。同一地區做到播種時間一致,避免晚種和交錯種植,縮短草地貪夜蛾最喜歡食用的玉米幼株持續時間。
2. 栽培管理。科學肥水管理,提高玉米對草地貪夜蛾的抗性和耐受力,避免過量使用氮肥造成雌性草地貪夜蛾產卵量增加。
(二)生態調控技術。
科學選擇種植抗耐蟲品種。保持作物種植多樣化,與棉花、大豆、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間作套種,也可在玉米田間作套種豆類、洋蔥、瓜類等對害蟲具有驅避性的植物,減少草地貪夜蛾在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上的產卵概率。在田邊分批種植甜糯玉米誘蟲帶,趨避害蟲或集中殲滅,減少田間蟲量。
(三)種子處理技術。
在播種前,選擇含有氯蟲苯甲酰胺、溴酰·噻蟲嗪等成分的種衣劑實施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,防治苗期草地貪夜蛾。
(四)理化誘控。
1. 物理防控。通過人工摘除卵塊和人工捕捉殺滅幼蟲,在玉米植株心葉里撒草木灰、細土、沙子、木屑和肥皂水保護生長點,降低草地貪夜蛾基數。
2. 性誘劑誘殺。在集中連片種植區,按照每畝設置1個誘捕器的標準(集中連片使用,面積超過1000畝,可按1.5-2畝1個誘捕器標準設置)全生育期應用性誘劑誘殺成蟲。宜使用含有(Z)-9-十四烯乙酸酯(Z-9-14: OAca)成分的草地貪夜蛾性信息素,配合桶形誘捕器誘集雄成蟲。田邊、地角、雜草分布區誘捕器設置密度可以適當增加。誘捕器放置在沿玉米地邊緣或中間,間隔30-50米,采用外密內疏,外圍多,中間少,上風口多放的原則放置。誘捕器中加入1/3體積分數為2%的洗衣粉水。苗期誘捕器進蟲口距離地面1-1.2米,后期則高于植株頂部15-25厘米,隨著作物生長,應注意調節誘捕器高度。在使用期內,根據誘芯的持效期,及時更換誘芯,以達到最佳的誘殺效果。
3. 燈光誘殺。可選擇高空燈和普通殺蟲燈(適合草地貪夜蛾有效波長的殺蟲燈)進行誘殺。高空燈誘殺適合大面積種植玉米的地區,控制面積在1500畝左右,可參考等腰三角形布排。高空燈安裝需選擇視野廣,可對棲息昆蟲誘集,同時地形周邊沒有遮擋物,燈光向上和四周發射,高于植物冠層。普通殺蟲燈按每盞控制面積30畝左右,高于植物冠層進行布排。
(五)生物防治。
1. 保護利用天敵。作物全生育期注意保護利用夜蛾黑卵蜂、半閉彎尾姬蜂、淡足側溝繭蜂等寄生性天敵和益蝽、東亞小花蝽、大草蛉和瓢蟲等捕食性天敵,在田邊地頭種植顯花植物,營造有利于天敵棲息的生態環境。
2. 人工釋放天敵。在玉米田間人工釋放夜蛾黑卵蜂、螟黃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敵和蠋蝽、瓢蟲等捕食性天敵,提高防效,減輕草地貪夜蛾發生程度。
3. 生物藥劑。抓住低齡幼蟲期,選用蘇云金桿菌、球孢白僵菌、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、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噴施或撒施,持續控制草地貪夜蛾種群數量。優先選用高含量單劑,施藥早期預防幼蟲。
(六)科學用藥。
1. 防治目的。
玉米小喇叭口期以前,保苗;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,保功能葉;玉米穗期,保穗。
2. 防治指標。
玉米苗期(7葉以下)至小喇叭口期(7-11葉)被害株率5%;大喇叭口期(12葉)20%;成株期10%。對于世代重疊、危害持續時間長、需要多次施藥防治的田塊,也可采用百株蟲量10頭的指標。未達標區點殺點治。
對蟲口密度高、集中連片發生區域,抓住幼蟲低齡期實施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;對分散發生區實施重點挑治和點殺點治。
3. 施藥時間。
抓住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,根據草地貪夜蛾幼蟲通常在夜間取食的特點,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。
4. 施藥部位。
噴灑在玉米心葉、雄穗和雌穗等部位。
5. 推薦用藥。
優先選用農業農村部登記的球孢白僵菌、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、蘇云金桿菌、蘇云金桿菌G033A、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5種生物藥劑。
玉米出苗至大喇叭口期:1齡~3齡幼蟲,可使用10%蟲螨腈懸浮劑、2%甲維鹽微乳劑、20%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、5.7%氟氯氰菊酯微乳劑、60克/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進行全株均勻噴霧防治。4齡~6齡幼蟲可使用10%蟲螨腈懸浮劑、2%甲維鹽微乳劑、20%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進行噴霧,亦可使用60克/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、2%甲維鹽微乳劑在玉米喇叭口點施。
玉米高稈期:1齡~3齡幼蟲可使用上述藥劑進行全株噴霧,遷入型成蟲產卵著重噴霧玉米植株中上部,本土成蟲產卵著重噴霧植株下部。4齡~6齡幼蟲可使用10%蟲螨腈懸浮劑、20%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、60克/升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全株噴霧。
注重農藥的交替使用、輪換使用、安全使用,協調使用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,延緩抗藥性產生,提高防控效果。注意用藥期間保護利用天敵。
6. 農藥助劑。可選用犇牛金剛鉆、激健、植物油助劑等產品,不僅可以提高防效,還可以促進農藥減量。
四、進度安排
(一)制定方案。
4月10日前,各縣(市、區)植保站因地制宜制定示范實施方案,明確各示范基地目標任務、技術措施、工作措施,并啟動實施。4月20日以前,將試點方案及各示范基地責任人、植保技術指導專家名單(包括單位、職務職稱、聯系方式等),報省站防治科,郵箱:hbfangzhike@163.com。
(二)開展技術應用調查。
5月-10月,各示范基地要開展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應用技術調查(應用成本、應用效果、農藥減量效果),要與常規防治作對比,形成有對比結果的相關數據。
(三)開展技術培訓指導。
5月-10月,省植保站組織示范區的植保技術人員參加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培訓,開展示范區觀摩活動,并到示范基地開展相關技術指導和培訓,落實相關工作和技術措施。
(四)開展宣傳活動。
6月-10月,各地要通過媒體大力宣傳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和應用情況,突出各地實施活動取得的成效和經驗,形成社會共識,營造各界積極參與的氛圍。
(五)完成總結報告。
11月10日前,在各地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,形成有數據分析的總結報告,對推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。11月底,將總結報告報省站防治科。省站將組織專家評估示范效果,研討確定下一年工作方案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強化責任落實。
為確保試點工作落到實處,省植保總站成立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推廣應用團隊,加強統籌協調,明確責任分工,整合項目資金和技術力量,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推進。
1. 總負責人(兼首席專家)。
郭子平 湖北省植保總站正高職高級農藝師/站長
2. 團隊成員。
周華眾 湖北省植保總站推廣研究員/副站長
方國斌 湖北省植保總站正高職高級工程師/副調研員
張求東 湖北省植保總站推廣研究員/科長
許艷云 湖北省植保總站推廣研究員/主任科員
謝原利 湖北省植保總站農藝師/副科長
楊俊杰 湖北省植保總站農藝師/副科長
萬 利 湖北省植保總站農藝師
黃朝炎 襄陽市植保站站長
曹邦志 襄州區植保站站長
淡育紅 枝江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
王家剛 鐘祥市植保站站長
喬志剛 仙桃市植保局局長
檀銀忠 棗陽市植保站站長
耿協洲 嘉魚縣植保站站長
鄒春華 蘄春縣植保站站長
王 珍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科技人才辦主任科員
3. 技術顧問。
萬 鵬 湖北省農科院植保土肥所研究員
張 舒 湖北省農科院植保土肥所研究員
李建洪 華中農業大學植科院教授
(二)加大扶持力度。
各級植保部門要充分利用好中央病蟲害防控資金,同時,也要積極爭取當地財政支持,辦好示范樣板,不斷推進試點示范規模,加快大面積推廣應用進程,要整合項目、聚合資源和集中力量,強化資金投入和科技支撐,省站將從省級病蟲防控資金予以支持。
(三)加強培訓指導。
每個示范基地要明確1名責任人和1名植保技術指導專家,具體負責方案制定和技術服務工作。通過組織專題培訓、實地觀摩、示范展示、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,普及綜合防控技術,推廣專業化統防統治措施,讓廣大農民切身體會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推進的好處,增強自覺運用意識。
(四)注重宣傳引導。
充分利用廣播、電視、報刊、互聯網等媒體,大力宣傳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的好經驗、好措施、好典型。同時,加強信息報送,做到對上有信息、對外有聲音、對下有通報。營造良好輿論氛圍,爭取社會各界支持。
附表:2021年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主推技術實施情況統計表
縣(市、區)
|
鄉鎮村
|
示范面積
|
輻射面積
|
推廣技術
|
推廣
技術
規模(畝)
|
成本(元)
|
防治
效果(%)
|
農藥
減量
效果
(%)
|
經濟效益(萬元)
|
生
態
效
益
|
社
會
效
益
|
開展農民技術培訓場次
|
培
訓
人
數
|
技術
推廣
到位率(%)
|
總
效
益
|
節
本
效
益
|
提
質
效
益
|
增
產
效
益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注:生態效益、社會效益可以折算成資金,也可以是其他相關指標的表述。
|